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 >

央行降准降息 顺应市场期待

2015-08-28 10:02:53 来源:解放日报

评论

-本报记者 杨 群

中国人民银行昨晚宣布,今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于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近一段时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汇率走势出现波动,股市经受明显下挫,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场也经历剧烈波动。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央行出台降准降息政策,稳增长和补充市场流动性的指向是明确的。只是,为何选择此时出手,推出后收效又会如何,此类问题也更受关注,因而昨天消息一出即引发金融界热议。

为何现在降息?

央行选择出手降息,与当前经济运行环境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同时,全球金融市场近期出现较大波动,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目的是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之下,动用利率这一价格工具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实体经济企业等市场主体来说是求之若渴。事实上,去年11月以来,央行先后四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今年7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自2011年以来首次回落至6%以下的水平,社会融资成本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在此情况下,此次进一步下调利率,可以说是为了巩固前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而当前的物价环境,也为进一步降息提供了空间。专家指出,虽然近两个月CPI略有回升,但主要是受猪肉价格明显上涨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总体物价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这为再次降息提供了条件,因此央行决定进一步下调利率。

为何现在降准?

而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适当提供长期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近期,央行完善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并对过去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点差进行了校正。外汇市场在趋近均衡的过程中,在外汇市场上,由于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走弱,银行结售汇逆差扩大,资本流出压力加大,也会引起流动性的波动,需要相应弥补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因此,近一段时间,市场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补充流动性充满期待。

有投资者直言,央行这一政策远远晚于预期,也正因为降准传闻“靴子”连续多日落空,股市情绪陷入低谷。终于,央行在昨晚出手降准,响应市场对流动性补充的期待。

实际上,为了提供流动性,央行近期频频出手,借助多渠道、多工具展开操作。除降准外,近期央行还实施了扩大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可贷资金的举措。8月份以来,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5650亿元,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投放流动性600亿元。8月19日开展6个月期MLF操作1100亿元,利率3.35%,在增加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利率市场化借机发力?

此次结合降息,央行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此举被视为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与央行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相对较小的环境中适时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路数相似,选择这一时间点放开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也可谓抓住了宝贵的时间窗。

目前,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已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正式发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央行利率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更趋成熟。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市场利率上行压力相对较小,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和时间窗口。”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拓宽,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也有利于促使资金价格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至于继续保留一年期以内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不变,体现了“渐进式”的改革思路,也与国际通行做法相一致。从国际经验看,按此顺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稳定金融机构的存款付息率和整体筹资成本。(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