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科华控股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8-06 16:35:08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评论

科华控股(603161)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资料图)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670),是汽车制造专业化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全球及国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均会对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

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制定多项恢复和扩大消费相关的政策,而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链条长、涉及就业面广、拉动消费作用大,对稳经济、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

由此可见,报告期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幅明显,涡轮增压器配置及其相关零部件需求也随之增加。

(二)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涡轮壳和中间壳及其各自的装配件,应用于纯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的涡轮增压器。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研发、采购、生产、品质管理、销售和后勤体系。公司与全球主要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都已形成了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全球主要汽车品牌提供配套汽车零部件。

在涡轮增压器产品项目外,公司还积极开拓其他关键零部件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应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差速器壳体,应用于工程机械的连接杆、支架等机械产品,应用于船舶工业的液压件等。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科华底盘的第一条生产线在报告期内正式投产,主要产品为应用于商用车的气压盘式制动器。

(三)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三个部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适用于纯燃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涡轮增压器涡轮壳、中间壳及其各自的装配件。此外,公司还生产差速器壳体、液压件、工程机械零部件等产品。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金属熔炼过程控制、机械加工生产线优化、防误操作系统设计、真空吸铸等多项技术,具有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公司已具备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能力,产品设计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公司已进入博格华纳、盖瑞特、丰沃、长城汽车(601633)等全球知名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及GKN等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与之形成了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894.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3.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858.8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3年上半年公司开展了以下工作:

1、持续提升产品品质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推进“工序内保证质量计划”,在各个事业体内部定期开展质量提升月活动,建立全员质量意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通过技术、工艺、设备等创新、升级提升产品质量。

2、做好成本管控,优化预算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按计划对各部门进行考核,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预算管控从事后分析,做到事前管控、事中跟踪、事后分析,积极运用计划物流,提高交付效率,降低存货周转天数。

3、在稳扎稳打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市场可能

公司积极应对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公司铸造生产的技术和产能优势为基础,以公司研发能力为核心,努力拓展新市场,扩充公司产品线。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气压盘式制动器项目,充分发挥公司与合资公司在铸造、机械加工、质量检测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配套协同优势。公司控股子公司科华底盘的第一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于2023年6月正式投产,生产气压盘式制动器,拓展了公司在商用车领域的产品线。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风险

受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冲击、汽车产业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与实施、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均受到一定压力。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产业中的涡轮增压器零部件细分行业,公司业绩受下游汽车行业景气程度影响较大。故上述各项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将受到直接影响,可能面临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下滑、产品毛利下降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和产业政策等的变化,并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依托公司在铸造工艺、产能、研发等各方面优势,在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的同时,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在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商用车及其他领域进行积极的发掘,以扩充和优化公司产品线,提升公司面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资金压力

公司产品涉及的铸造和机械加工,具有重资产的特点。公司经过多年发展,虽有一定积累,但投入也很大,且随着行业发展和自身规模壮大,公司进入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和费用预算控制,在降本增效的同时,通过供应链整合等手段降低库存,缩短客户账期,从而提高公司现金净流入。

3、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有色金属镍、废钢、生铁、小零件、刀具、覆膜砂等,当原材料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影响,且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导致产品的毛利率下滑。

应对措施:公司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变化,通过对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的预测以及下游客户需求跟踪加强原材料价格管理,当出现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时,公司将就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客户约定调价机制。

4、汇率风险

根据公司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公司国际业务量不断增加,公司境外收入增加,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将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监控公司外币交易和外币资产及负债的规模,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以真实业务为基础开展相关外汇套期保期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1、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中间壳及其装配件、涡轮壳及其装配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长时间的行业浸润,公司已掌握铸造、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多项核心技术,建立起了精益化管理体系,并逐渐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公司与盖瑞特、博格华纳、丰沃、长城汽车等知名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卡特彼勒等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优质的核心客户不仅能为公司提供稳定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及品牌效应,使得公司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

2、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将产品和技术研发放在战略性位置。通过持续的技术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公司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研发实力的队伍,并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下设铸造研发科、加工研发科和质量规划科,各科室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产品的开发。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绿色工厂”、“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中国铸造行业汽车铸件分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智能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江苏省五星上云企业”等荣誉。

3、技术工艺优势

公司在铸造、机械加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有助于公司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稳定性,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确保各技术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公司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中确立起优势,公司在技术工艺上积极创新,助力于实现产品更加多元化,从现有内燃机涡轮增压器部件等,到新能源涡轮增压器部件、电机壳、盖,制动系统、差速器等零部件。且公司在全力保质保量生产的同时,也注重绿色生产,为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绿色世界做出贡献。

4、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极为重视产品质量,先后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AA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并在实际生产中基于上述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公司在生产质量控制上进行严格把关、科学管理,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几十种型号的中间壳、涡轮壳产品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或常州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公司产品质量方面及研发能力方面的优势保证公司能够提供稳定质量的产品,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5、管理优势

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精益化管理体系,主要目标为有效推进公司质量、成本改善,提高公司产品综合竞争力,提升自动化装备使用率、产品合格率。公司在研发、采购、生产、质检等环节均制定了详细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各项业务。公司在原材料采购过程制定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制度和管理体系;生产过程制定详细的作业标准书和操作指导卡;质检过程制定严格的检测流程,确保对成分、金相组织、机械性能等全方位检测;研发过程需要经过立项、可行性分析、技术开发、样件试制、批量生产等多个环节。精益化管理体系能够保证公司持续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同时便于追溯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

同时,公司通过智能工厂的总体设计和建设,达成工厂整体生产管理的智能化;通过三维数字化设计工艺仿真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制定产品的铸造、加工和检测标准;通过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在线实时监控测量、数据追溯和工序防错来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提升生产线设备尤其是关键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采用智能物流仓储、能源监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及能源利用率;通过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相互集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过程人、机、料、法、环、测的互联互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应用,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以及制造管理的持续优化。通过利用BI(商业智能)系统项目引领公司走向数字化时代,实现了不同数据系统的高效读取及整合,快速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公司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公司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升级,通过优化改善及变革企业内部流程,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