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

扬网健康|防癌体检可早期发现癌症“早诊早治”是防控有效措施|世界新视野

2023-04-22 00:15:49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评论

绘图 沈江江

4月15-21日的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扬州肿瘤发病率如何?哪些肿瘤值得警惕?如何预防肿瘤?本报邀请专家为大家解疑。

医院病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饮食作息不健康,小伙患肠癌

记者从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了解到,2022年该科门诊量是3.8万余人次,出院为2万余人次。“根据我们科收治的情况来看,肺癌最多,胃癌、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也比较多见。”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邢恩明介绍,特别是消化道癌症,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容易诱发肿瘤。

前段时间邢恩明接诊了个20多岁的小伙,因出现下腹隐痛、便秘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竟是患上了肠癌。根据病史问询,原来小伙工作后的生活习惯很不健康,熬夜、高脂、高热、高糖饮食,睡懒觉忘吃早餐,偏爱油炸食品,奶茶更是一杯接一杯且不爱运动、吃动失衡。饮食、生活习惯带来的影响堪称巨大。在半年前开始有下腹隐痛不适,近期更是越发明显,加上严重的便秘症状,误以为自己患上阑尾炎的他这才来到医院就诊。

随着医学的进步,多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大肠癌不降反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邢恩明介绍,年轻人结直肠癌的高发,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不无关系,如粗纤维摄入的减少,精细加工食物、油炸烧烤食品摄入的增加。此外,久坐缺乏运动、肥胖等也被认为是增加了罹患癌的风险。

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已成为当今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同时,年轻人对于自己健康监测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症状可能是大肠癌的先兆。医生建议,50岁以上成年人应当尽早开始人生的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本人有消化道疾病或结肠癌家族史,则首次筛查年龄需要进一步提前。

扬州情况

传统高发的肝癌等持续下降

建成覆盖全市的肿瘤监测网络

我市历来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国祥介绍,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癌症防治项目纳入民生幸福工程,近10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和康复管理项目,惠及5万余名居民,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自2014年起,我市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肿瘤发病和死亡监测网络,实施健康干预措施,推行防治结合。2022年由苏北人民医院和市疾控中心共同牵头成立扬州市癌症防治中心,医防协作实施“333防治策略”,区分癌症防治三类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采取三项措施,即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疾病管理;强化干预三大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发现、规范诊疗管理,全程加强健康管理,有效降低了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专家支招

“早诊早治”是防控有效措施

专家表示,肿瘤并不可怕,癌症可防可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有效治疗控制。

那么癌症如何进行预防?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防制科科长解晔建议,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专家还提醒,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解晔介绍,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专家提醒,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要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合适的体检间隔时间;防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

专家答疑

肿瘤标志物升高=患癌?

别慌,专家说也可能是假阳性

近日,“90后”小张在体检时被查出肿瘤标志物升高(阳性),她一下子慌了:难道自己是患癌了?关于肿瘤及其防治,本报请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刘申香,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於晓平为大家答疑解惑。

肿瘤标志物升高=患癌?

刘申香介绍,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的糖类抗原酶代谢产物、糖蛋白等成分。肿瘤标志物被分泌到血液当中而被检测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体内是否有肿瘤的存在。

如果抽血检查发现癌胚抗原升高,提示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腺癌和胰腺癌等疾病有可能存在;甲胎蛋白升高,提示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可能;糖类抗原CA19-9升高,提示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肝胆管癌可能;糖类抗原CA15-3升高,提示乳腺癌可能;糖类抗原CA125升高,提示卵巢癌可能。

刘申香介绍,通过这些肿瘤标志物当中一项或者几项增高,可以给临床医生相关提示。如果考虑是由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或者胃肠镜检查,进一步发现病变。

肿瘤标志物指标高不要慌

於晓平介绍,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并不是很强,有假阳性、假阴性的出现。不能根据肿瘤标志物增高确诊恶性肿瘤,也不能因为肿瘤标志物指标完全正常排除恶性肿瘤。

於晓平介绍,此前有体检客户查出糖类抗原CA19-9的数值高双倍多,连续跟踪三年都在雅培发光仪器上检测的,该仪器灵敏度高,但会存在假阳性结果。三年来,这位体检客户通过戒烟限酒、规律起居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标志物的数值明显下降,已经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这说明肿瘤标志物高一点点算不上有肿瘤,只是有这种风险。”

引起假阳性的因素有哪些?刘申香介绍,有些良性疾病,如炎症疾病会使一些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加。有一些生理变化,如妊娠时的AFP、CA125也会升高。在肿瘤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受到破坏或肿瘤坏死时某种肿瘤标志物产生增加,也会造成假阳性。

如果查出阳性可以这么做

刘申香建议,对于肿瘤标志物初次检测结果阳性而未见任何异常的体检对象,建议每3-6周复检一次,若连续3次(即3个月)呈持续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定位肿瘤标志物测定及各种影像学检查,以便进行肿瘤定位。

若至少在3个月内肿瘤标志物浓度已下降的病员或结果呈阴性,自然就可以排除肿瘤的可能了。

通讯员 傅轩 记者 陆康洁

近年来,根据我市全人群健康监测数据显示,肿瘤疾病仍然是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

扬州市癌症防治中心主任、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周信介绍,全市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排名第一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传统高发的肝癌等肿瘤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肺癌目前已是我市癌谱首位,并仍有快速增长的趋势;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病也持续上升。肿瘤病例中,男性高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全人群在25岁以前处于较低发病水平,25岁之后,无论男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其中男性在80-84岁组发病率最高,女性在75-79岁组发病率最高。

多知道点

癌症危险信号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通讯员 扬卫萱 汤佳 记者 王诗韵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