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

焦点热门:三星堆上“云”:就该让文物彻底“活过来”

2023-04-28 16:44:30 来源:新华网

评论

  眼前,古蜀民围着神树祈祷,三足金乌在天空飞翔;耳边,“虚拟讲解员”讲述着文物的“前世今生”……如今,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游客在三星堆博物馆“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已不是奢望。

  由于三星堆遗址“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名声在外,三星堆博物馆已成四川最热门的博物馆“打卡地”。为了呈现三星堆千年文化的魅力,也为了顺应游客“云游览”的呼声,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AR/VR/MR等技术,为古老的三星堆文化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资料图片)

  今年初,三星堆博物馆就通过数字三维模型技术,让3号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两件跨坑文物成功“拼合”,历经3000多年再度重逢。这样将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出现。

  三星堆博物馆在抖音上架小程序票务售卖服务

  尽管开启数字化“新表达”的效果明显,但三星堆上“云”的节奏没有止步于此。4月13日,三星堆博物馆就与抖音集团正式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明确将共建三星堆抖音营销与开发体验计划。共同打造“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抖音官方账号,提供科普内容和信息资讯并结合年度重要节点和宣传主题策划推广活动,结合AR、VR等技术手段助力三星堆建筑、文物、故事“活起来”,结合三星堆博物馆内容营造消费新场景、拓宽营销新渠道,都在计划之列。

  不止于线上,还延伸到了线下;不只是呈现,还瞄准了营销……三星堆博物馆跟抖音的携手,无疑是文化数字化棋局中的积极落子,它着眼的既是社会效益也是经济效益,拓展的既有文化价值也有商业价值。从文物展示利用和传承保护的融合创新角度看,这不啻为博物馆数字化的标志性案例。

  赓续文脉,需要用数字化激活文物价值内涵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博物馆是个处在文化、旅游、科技、社会治理等多重面向中心点的城市文化地标,也是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历史文化展示窗口。那些珍贵的藏品是历史见证者,亦是文化存储卡,它们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代,还属于未来。赓续文脉,需要将文物的价值内涵充分激活、文化意蕴广泛传播,不能让历史遗产的“遗”从遗留遗传变成遗失遗忘。

  前些年,博物馆虽然也是人们旅游的重要去处,但它与大众的连接依赖于传统的线下参观和零散的线上传播,历史教育、科教宣导、艺术熏陶等“以文慧人”的价值很难实现最大化发挥。

  好在,数字化技术发展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加上了“风火轮”,通过数实融合下的丰富、立体、灵动呈现,许多馆藏珍品对屏幕外的观众来说,变得可看、可听、可触摸。

  尤其是在短视频已成国人信息获取重要载体的当下,利用短视频跨越现实屏障、打破时空掣肘、拓展传播渠道、打造文博IP,成了很多博物馆抓住数字化时代新发展机遇的现实途径。

  视觉化的高清呈现,情景化的交互体验,是短视频推动博物馆文化焕新的直接触点。在重视听强互动下,博物馆形象会变得更加立体可感,馆藏文物也会显得更为灵动有趣。

  从国家博物馆的“针灸铜人”到恭王府博物馆的“恭王府大戏楼”,从河北博物馆的“长信宫灯”到重庆自然博物馆的“上游永川龙”,从南京博物院的“鎏金银嵌宝石神兽砚”到郑州博物馆的“兽面纹铜方鼎”……时至今日,这些原本置于高阁的珍品宝藏,都得到了短视频的“活化呈现”。“三星堆人”此前也在抖音“文物戏精大会”上C位出道,成了整条街超靓的“仔”。

  随着AR/VR/MR视听交互情境在延伸用户视角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不少博物馆还将陈列传播和声、光、电、多媒体演示与全息呈现、数字表现等形式结合,让民众足不出户便能“穿越时空”、漫游历史文化长河,在触摸珍贵文物中感知历史温度与文化厚度。三星堆博物馆2022年推出的首部混合现实导览电影《古蜀幻地》,就让很多网友得以“脸贴脸”沉浸式看国宝;制作的挖宝小游戏,也能让用户佩戴VR眼镜后挥舞考古铲“亲手”挖出文物。

  如此一来,文化学者贝拉·迪克斯描述的景象——“今天的博物馆不再是物品的储藏室,而是吸引参观者的一桩生意。它们承诺带给参观者发现之旅,而不是把他们带到布满灰尘的橱窗走廊里。它们提供有关人们的生活和社区的景象和声音,而不是让参观者围绕着一堆令人起敬的物品赞叹。结果,许多博物馆变成了非常感性的环境:装满了不只能看还能听、摸、闻的东西,在‘活态历史’的模式下,还能与之交谈。新的博物馆展示从物品也从形象当中获利”,也会照进现实。

  在此过程中,人们会解锁游览新体验——那些文物短视频的内容、形式、叙事、情境等已跟民众的感官需求和情感体验进行了联接;文物资源也会得到盘活——当馆藏珍品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呈现融入了互动、嵌入了网感,它们在新传播语境中自然会焕发新活力。

  当下,很多博物馆很善于寻找历史与现代交会的切入点,让传统文化传播更适应现代生活,也让现代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魅力。有的还会结合网络热点词汇、动漫形象进行创作,让原本静态的文物立体活泼起来,让大众透过文物美感受附着其上的文化底蕴。

  比如,故宫博物馆就曾在抖音上讲解“甄嬛传里的戏服其实配错了”“皇帝的礼服里融入了骑射民族的特色”,成功圈粉无数网民;又如,河南博物馆抖音号的“豫博速递”系列很懂得拿捏网民的兴趣点,那些镇院之宝、清平乐、盲盒考古、唐宫夜宴、国风变装等用文化符号的新潮呈现,激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满足。随之而来的场景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与形式桎梏,也激发了更多人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保护传承文物的热情。

 让文物“活过来”,“活”是文化层面的也是发展维度的

  博物馆不应是“死”的,而应是“活”的。这里的“活”,是文化层面的,也是发展维度的,指向的是让文物藏品的历史分量、文化含量、当代价值和长远意义得到鲜活展现,也是让博物馆的生存境遇得到切实改善。

  目前看,博物馆数字化带来的主要场景有三个:网络空间中的“在线”,虚实融合空间中的“在场”,以及物理空间中的“在地”。在数字扫描建模技术的加持下,很多人得以“在线”云游博物馆;在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助力下,许多人也可以“在场”贴脸感受文物美感。不光是线上,线下极具技术含量的展示形式方式,也让观众能够“在地”跟文物近距离接触。

  让文物在短视频里“焕新”跟让博物馆在现实中“复兴”,本当相互促进;让公众得到文化消费新体验和让博物馆得到数字发展新机遇,该是良性循环。

  对应的要求就是,具有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特点的数字博物馆,在以实体博物馆为依托的同时,也能反过来作用于实体博物馆,将博物馆的数字文化遗产变成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资源,让博物馆在推动文化普惠时自身也被惠及。打通了网民“线上云游-激发兴致-线下打卡-助力传播”的通路,文物传承与发展才能齐头并进。

  而“博物馆+短视频”就不只是为传播文博知识、助力文化传承搭建了新渠道,也为推广文创产品、挖掘发展潜力提供了新路径。

  去年6月,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铜奔马”文创毛绒玩具,首批生产了2000只预计销售6个月,结果在抖音一上线就瞬间售罄,库存没撑过一天,其折扇、项坠、耳饰等一众未见声量的文创产品销量也跟着被带动了起来;更早之前,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也在抖音上走俏,2022年陆续推出的玉佩棒棒糖、杜岭方鼎铃铛、文创月饼、兽面铃铛亦是供不应求。

  这次三星堆博物馆跟抖音联手,着眼的就不光是借助短视频这一新兴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推动三星堆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的“活化”传播,还有用AR营销激发线上想象,用宣销闭环让人群回归线下,它包括几个环节:线上聚力宣发,二者发起了主题为“我要抢青铜饭碗”的三星堆特效挑战赛,整体流量超3亿。

  除了线上活化,三星堆此次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合作,通过抖音小程序实现票务售卖。线上被种草并购票,联动线下打卡线上传播种草;宣销闭环,打造三星堆博物馆抖音小程序实现线上票务售卖线下核销。也就是说,平台提供的是包含营销引流、购票、实地打卡在内的多环节多流程支持。

  本质上,这是用博物馆文物的价值内涵“搭载”多样传播方式后撬动价值拓殖。用户为感官需求和情感体验得到满足而买单,也是为文物保护打call和为文化传承接力;博物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实现了更好的效益,也能为文物传承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当青铜面具在抖音“营业”换来网民的打卡冲动,当数字三星堆拿捏这届网民的文化消费癖好,三星堆博物馆创新发展的空间会更大、潜力会更足。到头来,这不啻为对博物馆数字化创新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在此背景下,三星堆博物馆跟抖音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创新传播与创意营销带动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深层次受益,就为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典型样本。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本质上就是要求让文物“活过来”,让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跟大众连接。而短视频撬动下的博物馆数字化,就以文物“活过来”为立足点,用新技术新场景激活了文物文化内涵、助益了博物馆长远发展,最终为文脉传承注入了新动力。某种程度上,这正是数字化时代保护传承博物馆文化最该有的“正确打开方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