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

三年亏百亿,烧钱速度比新势力快,一汽奔腾转型迫在眉睫

2023-06-29 08:06:55 来源:爱买车

评论
一汽奔腾希望借引入投资者加快新能源转型,并逐步壮大新能源产品阵营。

------------------------------- ●

撰文丨余家进


(相关资料图)

责编丨江枫

设计丨 PinZwo

新能源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没有车企想要错过这波好机遇,已经亏损上百亿的一汽奔腾,更是希望乘着新能源车的东风改写当前的局势。近日有消息披露,一汽奔腾拟通过增资形式引入外部投资方。这是一汽奔腾自成立以来,首次发布增资项目。而增资募集到手的资金,一汽奔腾计划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市场推广。

然而,迫切想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有不少,但真正转型成功的,就目前来看有且仅有比亚迪,即使是大众、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在转型新能源的道路上都遇到不少磕磕绊绊,那么,一汽奔腾发力新能源,能获得理想成绩吗?

品牌转型迫在眉睫

据悉,奔腾汽车拟募集资金金额为不低于 16500 万元,而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或股份数为不超过 3%。这意味着,一汽奔腾目前估值仅为 55 亿元。除此之外,一汽旗下的成员企业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拟以非公开协议形式同步对融资方进行增资,增资金额约为 10 亿元。由此,一汽奔腾将获得约至少 51 亿资金。

关于此次融资的目的,一汽奔腾表示主要用于补充融资方流动资金,助力融资方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市场推广。不仅如此,解决债务压力也是此次募集资金的重要原因。

虽然一汽奔腾品牌已成立多年,但其发展并不顺心。数据显示,2019 年一汽奔腾销量为 12.05 万辆,同比增长 33%,但 2022 年销量仅 8.01 万辆,同比下滑超 30%,2021 年更是下滑至 58767 辆。

销量的持续低迷也致使一汽奔腾连年亏损,这次一汽奔腾近年来的经营状况也首次公开披露。2020 到今年前五月,一汽奔腾营业收入分别为 85.52 亿元、60.16 亿元、60.33 亿元、28.38 亿元,而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48.59 亿元、-37.57 亿元、-20.97 亿元、-9.97 亿元,虽然亏损整体呈收窄趋势,但三年多时间累计亏损达到 117.1 亿元,烧钱速度比一家新势力车企还要快。

而一汽奔腾自身也多次采取 " 自救 " 手段试图挽救销量低迷的局面,包括品牌焕新、推出新车以及高层变动等等,只可惜一切调整措施都没能取得有效成果,可以说,现在一汽奔腾在燃油车市场已失去优势。而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一汽奔腾实现转型,提升新能源产品占比已经迫在眉睫。

目光早已瞄向新能源车

实际上,一汽奔腾早早就将目光瞄向了新能源车市场,早在 2008 年,一汽奔腾就推出了自主品牌首款油电混合动力轿车——奔腾 B70 HEV。在 2010 年,一汽奔腾正式入局纯电动汽车市场,推出了奔腾 B50 纯电动轿车。此时绝大多数车企,都还未涉足新能源领域。但是这些新能源车都没能在市场上掀起太大的风浪。

另外,虽然一汽奔腾在新能源车市场发力的时间节点较早,但是后劲不足,近些年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并不多。目前,一汽奔腾只推出售价在 20 万元左右的纯电 SUV 奔腾 E01、瞄准 B 端市场的奔腾 NAT 以及即将上市的微型纯电奔腾小马,寥寥几款车型难以让一汽奔腾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次转型,或许一汽奔腾能够在新能源车市场获得较好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有更多的资金研发制造新能源产品,另一方面是有助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新能源车领域。而也有消息称,未来一汽奔腾会逐渐舍弃燃油车,转为开发混动和增程式系列车型。

不仅如此,为了推进新能源转型,一汽奔腾还计划在 2023 年— 2025 年期间,往市场投放包括 A00 级纯电动车在内的 5 款新能源产品,并且争取在 2023 年实现产销 30 万辆的目标。目前一汽奔腾也有两个电车平台,一个是 FME-A1 平台,一个是 FMA-A2 平台。A1 平台是面向入门级的 A0 到 A 级车型,A2 平台覆盖 A 级到 B 级产品。A2 不光是纯电产品,还有增程式产品,这些平台都将会一汽奔腾的新能源转型规划赋能。

当然,尽管一汽奔腾很努力改变自身,但是面临的压力也显而易见,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很多车型都在卷价格,卷配置,甚至卷服务。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 许多车企不断也是推陈出新,市场上的新能源车不仅车型丰富,而且设计也越来越多元化,这种环境下,未来一汽奔腾的新能源产品想要在市场上突围而出,需要发力的点绝不仅仅是产品设计,还需要更多维度的努力。

市场永远充满机会,尽管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高手如林,竞争激烈,但是也涌现出许多后起之秀,只要实力过硬,车型品质靠谱,配置性能可以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那么获得消费者认可并不难。未来,一汽奔腾带来的新能源产品将会有怎样的实力水平,目前还是未知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产品阵营将会更加丰富,至于品牌能否扭转当前的成绩低迷局势,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