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打破7年循环魔咒 需要危机管理新举措

2015-08-28 10:01:33 来源:证券时报

评论

日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发布相关措施和言论,对近期全球股灾表示关注。道富银行的“风险先生”Fred Goodwin甚至研究得出全球金融危机7年魔咒,即全球金融危机每7年发生一次,并预计,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似乎又近在眼前。笔者认为,不论全球金融危机魔咒怎样念,要打破它,就需要祭出金融危机管理新法宝。

最近几天来,全球股市一直行进在下跌的通道上,而且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而全球股市暴跌,使得石油等大宗商品也难幸免,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跌至16年最低。布伦特原油跌破每桶45美元,为2009年3月以来首见。西德州中质原油期货跌到每桶40美元下方,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LME期铜也创逾6年最低。

全球股市缘何持续下跌甚至暴跌?“风险先生”列举了1973、1987、2001年的股市崩盘及1980年的美国衰退、1994年的债市危机、2008年的次级债危机,发现如果将这一些时间点联系在一起的话,就会形成一条规律,即全球金融危机似乎也存在“7年之痒”。而今年是2015年,正好7年,新一轮的危机似乎又近在眼前。“风险先生”还根据花旗集团经济意外指数所呈现的周期性情况显示,目前该指数再一次处于历史高点水平,暗示未来市场情况将出现恶化。另外,再根据金融市场最具有价值的“7年之痒”图发现,似乎在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崩盘之后,这一次的危机或将会从新兴市场开始。难道这是危言耸听吗?

资料显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过去借入了庞大的外债。它们的本币迅速贬值将引发偿付能力问题。一旦新兴市场发生重大违约事件,或将面临一场全球性危机。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如今,世界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信贷紧缩。但某个新兴市场的重大违约将很可能带来信贷紧缩。同时,随着美联储加息时点的临近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比如美元走强背景下,高通胀和经济萎缩正在把俄罗斯和巴西推向金融危机的风口。而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土耳其都是极其脆弱的经济体,美联储加息热钱回流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意味着“釜底抽薪”。而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无疑又会使国际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信心进一步丧失,加速资金的流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发全球股市、汇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暴跌,现在当务之急是全球各国联合起来,多措并举加强金融危机管理:

第一,全球央行联合起来,协调一致加强危机管理。近年来,每当全球市场遭遇“黑天鹅”持续影响时,各国央行都会挺身而出,也更愿意统一行动,以防止全球金融风险传递带来的溢出效应影响。当前,全球股市惨跌,全球央行是否会联合行动,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金融危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针对这一局面,全球央行首脑们所采取的治标之法就是更多国家央行将被迫采取行动或调整货币政策,或入市干预或竞争性贬值,但竞争性贬值是“各扫门前雪”的做法,负面影响大,不太可取,最好还是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就美国而言,还是对未来加息政策谨言慎行。尽管多项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不错,可能增强美联储9月加息的信心。但有五大指标包括油市、30年公债、2年期公债、股市、VIX恐慌指数等都已逼近美联储可能延后加息的界限。治本之法是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彻底改变一国央行货币政策引导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局面。而全球央行想要变被动适应和调整为主动危机管理与应对,这就需要通力合作。

第二,全球各国应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主要集中在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两方面。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消除扭曲、恢复结构平衡,避免由于扭曲和不公导致的经济与社会危机。技术创新是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重大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只要全球各经济体针对结构性问题、贸易摩擦、物流合作、通货紧缩、应对能源危机等问题加强协调与合作,就一定能在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则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第三,中国的金融危机管理举措对全球会产生正能量。从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管理是一种最典型的公共产品,需要政府调集各种力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以及“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阻断当前新一轮非理性股市暴跌所造成的影响。既要坚持让市场决定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可喜的是,8月25日,中国央行决定从8月26日起启动新一轮“双降”,这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提振市场信心、扭转过度悲观的投资者预期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更重要的是一如既往地加快金融改革。政府也会继续加快调结构,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这才是真正能够降低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从而将危转化为机的根本之法,也能为全球危机管理提供极大的正反馈效应。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