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国内首只ETF清盘事件尘埃落定

2015-11-18 14:19:51 来源:

评论

国内首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ETF)清盘事件尘埃落定。

长盛基金10月13日公告称,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下称“上证市值百强ETF”)份额持有人大会已于2015年10月12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上证市值百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终止上市并终止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由此,国内第一例ETF退市落定,自2015年10月14日起,上证市值百强ETF进入基金财产清算期,不再接受投资者提出的申购、赎回申请。

这并非今年第一起公募基金清盘事件。据《第一财经日报》不完全统计,自8月份以来,这是国内第五只清盘的公募基金。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业人士看来,基金清盘正变得日益正常,未来一段时间倘若市场环境不发生变化,清盘案例还会增多。

为何要清盘?

上证市值百强ETF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基金资产共计2041万元,基金份额621.3677万份,其中,第一大持仓机构中信证券持有299.4万份,占比48.19%。

根据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当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公司可申请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是否清盘。

对基金而言,这类迷你基金就是坏资产,继续存续只会让基金公司倒贴更多的钱进去,所以它们根本上不愿意让这块业务持续亏损下去。

“从行业巨头汇添富主动申请迷你清盘后,业内对公募基金清盘的看法偏向正面。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剥离坏资产、无需顾及产品线丰富的虚名,这本身并不是坏事。”一家公募基金华东区渠道销售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基金中报显示,整个上半年,上证市值百强ETF带给长盛基金的直接收入——管理费用仅为5.355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0万元下降明显。半年5万多的收入,与基金经理动辄百万年薪相差甚远,也远远低于支付给研究员以及相关员工的薪酬部分,甚至连指定媒体上的信息披露费用都不够。

另一方面,业绩考核也是ETF清盘的一大重要考量因素。众多周知,ETF这类指数基金的考核并非是绝对净值增长率,而更看重与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度。

“对散户而言,ETF是投资指数的最好工具,投资者看好指数买进ETF,希望分享指数上涨的收益。但迷你ETF因为交投清谈,经常在二级市场与指数走势发生较大偏离。”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指数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该基金经理称,对专业投资者也一样,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套利交易投资者,没有成交量就是最大的风险,即便折溢价率再高,但没有成交,也没办法获得套利收益。

公募基金清盘趋于常态

自公募基金行业推行注册制之后,发行产品进程大幅加快,这也让迷你基金的壳资源变得廉价。

虽然是国内首只清盘的ETF,但上证市值百强ETF已经是今年8月以来第5只清盘的公募基金。此前,国投瑞银瑞易货币市场基金、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华宝兴业成熟市场动量优选(QDII)、中原英石货币市场基金等4只基金陆续发布了拟终止合同议案,先后进入清算进程。

同样作为股票型基金,上证市值百强ETF的退市与市场行情息息相关。在6月15日市场大调整以来,股票型基金跌幅居前,一批市场投资者离场,使得成交量锐减,这也造成了持有人的不断流失。这也坚定了基金公司“断臂”的决定。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