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

2015“互联网+科普”峰会: 把脉互联网+下的科普新趋势

2015-11-18 15:54:10 来源:

评论

11月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腾讯政务中心主办的“2015互联网+科普峰会”在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开幕。在会上,针对当前我国科普新媒体应用现状,腾讯发布了《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行为大数据》和《科协系统自媒体账号评估》两项行业报告,并推出科普移动化新产品——精准化新闻推送产品“天天快报”科普频道。同时,大会还成立了互联网+科学共同体暨腾讯科普专家委员会。作为科普行业的重要会议,此次峰会得到了中科协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科技专家、科普精英、地方科协、专业学会、科普创作第三方、科普媒体等在内的200多名行业嘉宾参会。

在会上,由亲临现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杨文志先生发表致词,他代表中国科协对此次会议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加入,为科普事业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具有创意和活力的科普内容和形式将开启科普事业崭新的篇章。而本次“互联网+科普”峰会的举办更是意义非凡

,通过全国学会与互联网企业的交流,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和互信,在今后的科普信息化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协作共赢。随后,作为东道主的腾讯网副总编辑葛燄发表了致辞。她指出,在“互联网+”浪潮下,“互联网+科普”已经是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腾讯作为互联网+理念的首倡者,正努力的在众多领域成为这一理念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早在今年4月份中国科协与腾讯签署了“互联网+科普”合作框架协议,并在大数据分析、科普精准化推送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而大数据和精准化推送,也正是腾讯在科普领域的众多优势中最为突出的两点。在过去的五个月里,腾讯在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项目招标中,就有“科普影视厅”“玩转科学”“科学为您解疑释惑”“科普头条推送”“科普创客空间”5个子项目中标,且携这5个项目亮相2015全国科普日,获得广泛赞誉。可以说,腾讯在“互联网+科普”的道路推进上,真正实现了利用“互联网+”思维、充当连接器作用,发挥自身把握公众需求和技术手段上的优势,与行业一起共同营造了新的科普生态圈。

为便于各界了解我国当前的科普在新媒体方面的应用现状,大会发布了《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行为大数据》、《科协系统自媒体账号评估》两项报告。其中《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行为分析报告》是基于腾讯海量用户数据挖掘结合在线调研问卷整合形成,从科普领域关注度、科普热点、科普信息受众、伪科学传播原因等12大维度展开,展示了腾讯大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实力。除了大数据,精准化推送也是科普工作的又一着力点,《科协系统自媒体账号评估报告》显示,科协、学会发力原创科普,多媒体助阵账号运营,在知识普及与产品推广方面实现双赢;微信运营效果中,自媒体公众号成为一股强有力的新生力量,变革了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让精准、有效的传播成为可能,自媒体的行业地位日益显现;典型的优秀互联网科普皆占据与用户有关、热点科普与辟谣、原创科普与多媒体科普三大关键点。此外,会上还表彰科协系统十大影响力自媒体、优秀微信科普辟谣单位。中国食品科技技术学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分获表彰辟谣单位。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新闻中心新闻百科栏目在2015年第三季度科普中国微平台移动互联科学传播榜中,获得科普微平台活力榜排行榜首位。

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当属“科普移动化新产品移动精准推送”环节,腾讯发布的精准化新闻推送产品“天天快报”科普频道,为用户和各种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内容搭建新的桥梁,让用户与科普内容实现精准定向,引导更多的用户加入科普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会议嘉宾还一同见证了互联网+科学共同体暨腾讯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启动。依托专家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优势,不仅指导腾讯科普中国系列项目的发展战略、技术发展途径及技术攻关重点,促进腾讯科普中国系列项目的有效实施。权威、全面、专业的科普专家委员会更为腾讯“互联网+科普”战略再添力量。

在圆桌对话“移动互联下的科普传播之道”环节,著名神经科学家鲁白、ZEALER(载乐网络科技)创始人王自如、中国烹饪营养传播专家团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范志红等嘉宾,一起就“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科普界大咖们独特而深入的见解和智慧分享引起全场共鸣。

针对当前我国互联网+新形势下的科普工作,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个以社交产品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为了将“互联网+科普”落到实处,腾讯将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产品优势,全面加入科普内容的组织、创造和传播。将科普的精准化推送作为当前“互联网+科普”领域的发展方向。重点在科普的移动化、游戏化和视频化方面进行探索。平台上线的大量优秀科普影视、图文、互动游戏、新闻资讯、科普专题等丰富内容形式,结合腾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等多平台跨终端的立体化信息渠道的推送,实现了千万级的人群覆盖和过亿的点播浏览,使及时权威的科技知识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圈流行,而从另一维度则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最终全面提升科普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