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去年阿迪达斯在华物流中心共计减少碳排放3431吨

2023-06-06 17:45:46 来源:新京报

评论

6月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入华26年的阿迪达斯发布了其大中华区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过去一年,从产品设计、供应链环节到消费者层面,阿迪达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些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


(资料图)

采用可回收快递盒等举措,去年在中国共计减少碳排放343.1吨

阿迪达斯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华拥有员工近1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门店近8000家,其中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台北的7家品牌中心,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细分化专业门店。一直以来,大中华区都是阿迪达斯最为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上海与北京也被列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12个重点城市。

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服装行业每年排放超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根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估计,在服装闭环回收中,每年仅有不到1%的材料被重新生产制成新的服装。

根据阿迪达斯的减碳计划,从2024年开始,在所有产品中仅使用再生的聚酯纤维;到2025年,90%的产品将采用可持续的技术、材料、设计或制造方法,实现平均每件产品的碳足迹减少15%,并实现自营业务碳中和;到2030年,将整体业务温室气体排放在2017年的基础上减少30%;在2050年之前,实现整体业务碳中和。

据介绍,阿迪达斯的可持续发展不局限于产品设计,还包括通力合作的供应链伙伴以及目标消费者。在供应链环节,阿迪达斯位于苏州与天津的国内四大物流中心,均将环境和碳排放管理延伸至包装、运输、基建三大环节。同时,不断优化物流网络,使用纯电动车的运输体系,将新能源运输工具的应用纳入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中。数据显示,2022年,阿迪达斯在华物流中心共计减少碳排放3431吨。阿迪达斯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相关技术的迭代更新与对新能源大力支持,帮助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更好地推进ESG举措。

另外,因中国市场电商发达程度高,使用包装数量大,阿迪达斯在2021年就已将物流所需包装换成可回收材料,如在鞋子的包装上使用拉链纸箱,不再使用塑料胶带,运输的箱子也采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并重复使用。在包装环节,通过采用可回收快递盒、手提袋、推广无纸化包装等举措,阿迪达斯2022年在中国共计减少碳排放343.1吨。

中国市场参与“跑出蔚蓝”的人数与跑步时长贡献超过全球总量50%

针对塑料废弃物这一全球性的污染问题,阿迪达斯将“终结塑料废弃物”作为长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阿迪达斯提出了创新的可持续“三环”体系。

“三环”体系包括回收环,即利用可回收材料制造产品,如利用含81%Parley Ocean Plastic(海洋回收塑料)环保材质的高性能纱线,打造4DFWD×Parley跑鞋,该材料源于偏远岛屿、海滩、沿海社区的塑料废弃物;再造环,即实现产品的可回收再造,如采用单一可回收材质制成的UltraBoost Made To Be Remade跑鞋,在生命周期结束时,阿迪达斯会对其进行回收与分解,并重制成新的产品;生态环,即利用天然材料制造产品。阿迪达斯的可持续球鞋Stan Smith Mylo系列由Mylo菌丝体纯生物材料制成,蘑菇皮革可以再生,作为皮革的替代品对动物保护也产生了深远意义。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加入“终结塑料废弃物”的行列,阿迪达斯自2017年起,每年都会举办全球性的“跑出蔚蓝”主题活动,通过“捡拾跑”等活动,呼吁运动爱好者们共同对抗海洋污染。

参与者在跑步过程中捡拾垃圾,阿迪达斯会根据参与者的跑步公里数清理相应数量的塑料废弃物。疫情后,阿迪达斯将方案调整为记录参与者的跑步时长,每十分钟兑换一个塑料瓶,并承诺与Parley(海洋环保组织)共同清理对应数量的塑料废弃物。据悉,该活动已经举办5年,全球共计1500万人参与。其中,中国市场的参与人数与跑步时长贡献超过全球总量的50%。在2022年“跑出蔚蓝”活动中,中国参与者约430万名,累计跑动约3.9亿分钟,阿迪达斯如约清理了相对应的超过3900万个塑料瓶。

另外,基于自身业务的特点,阿迪达斯积极探索低碳环保新模式,将废旧的道具、产品循环再利用。今年3月25日,阿迪达斯全国首个可持续球场在其冠名的成都20号体育公园内落成。阿迪达斯以回收废弃球鞋为起点,将其再造成循环材料,铺上环保草坪,使运动场摇身一变成为了特别的低碳运动空间。在建造过程中,4万双废旧球鞋“重获新生”,成为缓冲垫、休息椅坐垫和入口处地垫。此外,阿迪达斯回收了鞋带,再造成为足球场的球门网。不仅提供了安全的运动环境,还大幅降低了足球场建设的碳排放,减少了环境足迹。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