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世界即时看!中国冬枣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2023

2023-06-21 16:13:15 来源:中研报告 互联网

评论

冬枣是我国当前枣类鲜食品种,平均单果重17.5g,最大单果重可达25g,冬枣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可溶性固形物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冬枣营养极丰富,含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果实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的功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冬枣的主要产地在北方,受温度、湿度、光照、大风等气象要素直接影响。目前,全国各地有推出许多的冬枣品牌,如沾化冬枣、黄骅冬枣、无棣冬枣、乐陵冬枣、沧海冬枣等,大都根据冬枣产地命名。

企业若在新的区域内开辟市场,需要注重产地的名片特征,注重产品的品质,通过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品牌,进行冬枣产品的营销,对扩大枣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推动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冬枣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

冬枣是枣树的一个栽培品种。发源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是目前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

目前,我国冬枣在环渤海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化栽种局面,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滨州、德州、聊城、东营和河北省的沧州、衡水等地区,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始在南方地区种植。

中国冬枣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2023

冬枣作为一种传统经济作物,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对冬枣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这为种冬枣带来了机遇。

我国冬枣的推广方面,在既有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基础上,还以冬枣文化节的交流方式促进冬枣市场的发展。例如,沾化冬枣文化节,以冬枣密植采摘园景点为主体,辅以周围特色性自然与人文景观,以“一线”、“二场”、“三林”、“四园”为中心的生态农业观光型旅游景区。

作为当地有名的冬枣之乡,沾化全区冬枣种植面积已达30多万亩。近年来,当地积极推动冬枣产业提质升级,今年推广改良新品种2万亩,新增建设冬枣大棚3万亩,并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冬枣标准化种植管理。不仅如此,沾化还建设了7处冬枣出口备案基地。当地海关部门也为冬枣基地建立全链条溯源管理体系,并设立了出口冬枣的属地查检绿色通道。

与普通食用鲜枣相比,沾化冬枣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成熟期晚,季节性强。大棚冬枣一般在9月上旬上市,露天冬枣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陆续上市,新鲜冬枣保质期最长90天。

二是形圆色正、肉脆味甜。目前,沾化冬枣主要有沾冬1号和沾冬2号两个品种。其中,沾冬1号多为圆形,梗洼(连接果柄处)凹陷,顶洼平整,色泽赭红,酸甜爽口。沾冬2号多为扁圆形,梗洼、顶洼向内凹陷(算盘珠形),皮薄肉脆,食之无渣,口味甘甜。

目前,沾化冬枣出境果园备案面积已达4014亩,整个沾化冬枣预计产量6.5亿斤,产业产值可突破50亿元,可带动枣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来,沾化区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冬枣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复纯原生代、推广优势品种、研发新品种”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现有优质特色良种优势,以种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挖掘、创制、保护优异种质资源,全力推进冬枣产业种质资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为推动沾化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种业根基。

当下,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不断融合,传统企业迈向“互联网+”的速度明显加快。电商企业的成功经验以及互联网销售的发展和完善,为当地冬枣行业的销路拓展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冬枣产业的发展需要规划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以推进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业,扩大冬枣产品的贸易流通。积极办好各类林果展会,搭建平台,拓宽市场。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区域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进一步提高枣产品的品位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冬枣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翘楚。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冬枣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本报告利用中研普华长期对冬枣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应用先进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结合冬枣行业的背景,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了中国冬枣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规模和竞争格局;分析了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格局、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征、行业领先企业的经营情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