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投资 >

“智改数转”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迎风而行

2023-10-16 09:43:39 来源:江苏经济网

评论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得益于“智改数转”工作大力推进,我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等关键指标预计可提前一年多完成“十四五”目标。在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由之路。

传统制造业具有门类多、占比高的特点,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自2022年我省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全省各地传统制造企业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举措,“三年之期”过半,越来越多的标杆企业在取得“智改数转”显著成效的同时,又面对更高目标进行了新的部署,推动全省制造业加快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智慧”生产实现降本增效

工厂整体装备的智能化率达90%以上,仓储物流智能化率达80%以上,各工序基本实现“无人操作”,硫化、检测车间已经达到“黑灯工厂”的水平,产品实现100%在线自动检测……近年来,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下简称“三元轮胎”)“智改数转”成效显著。三元轮胎董事长田贺国介绍,企业建立全流程智能化车间后,目前项目用工较传统工艺减少1500多人,产品交付及时率100%,年降低生产成本约2500万元。

“三元全钢子午线轮胎智慧工厂的四大生产车间和在线检测线全面采用行业领先的智能化设备,实现高度智能化生产。”三元轮胎信息部经理万峰介绍,公司的密炼车间采用自动翻胶导胶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翻胶作业;胎面胎侧挤出采用自动收取工艺;钢丝圈打造工序为无人化生产;钢丝压延工序引进国际最先进的霍尼韦尔质量控制系统,既保障了产品的一致性,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钢帘线裁断工序通过自动化系统,接头误差在0.5毫米以内;所有轮胎部件在成型工序验证合格后进行自动组装,全程实现智能化,赋予每条胎胚条码,同步录入MES系统,系统自动通知RGV小车将胎胚运送到智能立库;轮胎硫化、成品检测工序,均为智能化、无人化生产。

据了解,三元全钢子午线轮胎智慧工厂由MES系统贯穿生产控制全过程,集成自动投料、RGV智能配送、智能立体库、智能硫化、在线自动检测、龙门码垛等智能化生产线,依托于MES系统,大范围在RGV小车、轨道等物流输送线上应用视觉自动扫描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精准配送,轮胎成型后的胎胚停放、硫化、外观检测、X光检测、动平衡检测、均匀性检测、成品分拣入库等流程全部由系统协同智能化设备自动完成,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

此外,为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三元轮胎建设了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万峰告诉记者,该平台不仅可以显示生产的进度及产量、质量情况和设备运行参数等数据,还可以显示人员的动态、生产环节的视频监控等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展示的生产实时状态和趋势分析,更直观和快速地了解生产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决策,从而达到高效、精准生产。

百年“老品牌”抢做创新“先行者”

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无锡一棉”)的厂区,映入眼帘的是墙上CHANEL、LV、HERMES、GUCCI、BURBERRY等一个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或知名品牌的商标,这里正是为那些要求十分“苛刻”的奢侈品牌提供高档纱线和织物的“全球最大的紧密纺纱生产基地”。记者了解到,无锡一棉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其前身是创建于1919年的无锡申新第三纺织厂。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无锡一棉通过创新发展,一直以来保持着中国棉纺织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根据战略规划,无锡一棉逐年推进‘智改数转’进程,从工序的自动化到机台、单锭的信息化,从工序直联互通到实现智能化,配置专家系统。”无锡一棉总经理蔡赟告诉记者,基于各生产工序子系统,无锡一棉采用先进的集成技术,打造智能纺纱、织布、MES平台,覆盖全流程生产工序(梳棉、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织布),赋能公司数字化运营管控。通过二十多年持续的“智改数转”,无锡一棉逐步实现了安全可控的核心生产装备、领先的工艺技术、可靠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开展集成创新,建设了自主安全可靠的智能装备及生产线,满足了销售、计划、产品工艺设计、制造、检验全周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改变了现有的制造模式,成功构建了以“ERP+物联网+MES+大数据”为一体的新型管控模式,并依靠数据采集,全面掌握生产过程的运营情况。

“智改数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为企业带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效应。近年来,无锡一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积极建设智能化车间、大数据分析平台,采用先进的紧密纺纱技术,成为纺织行业“特高支纱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现有70万个纱锭、500台布机,年产高档纱线4万吨、高档织物5000万米,特高支纱线产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智改数转’的推进,企业产量提升37%,生产效率提升30%,不合格品减少25%,折标吨纱用电降低10%,运行成本降低22%,工人劳动强度降低60%,万锭用工15人以内,先进生产线10人左右,用工成本降低40%,成效显著。”蔡赟表示,接下来,无锡一棉将持续加强对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的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动能。

“运营数字化”迎接行业“新四化”

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标志的“汽车新四化”为汽车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亚普股份”)在进一步加速自身“智改数转”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创新,赋能行业整体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

作为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30余年的“老兵”,亚普股份坚持将“智改数转”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经历了局部信息化/自动化、全面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个阶段,致力于实现公司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运营。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亚普已实现了‘七化’,分别是供应链协同化、研发设计数字化、试验验证模拟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监控智能化、经营管理集成化、信息安全系统化。”亚普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林表示,亚普股份通过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客户计划订单、进度排产、物流配送环节,提高对全链条生产计划的监测与调整能力,实现供应链和制造资源协同。这些成果较好地支持了公司日常的生产运营,基本满足了公司全球化拓展的需要,为下阶段亚普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打好数字基础。据介绍,近三年来,亚普股份的设备联网率、产品自动化率、曼宁指数等相关指标逐步改善。2022年,产品自动化率达到81.3%。

当下,汽车产业相关技术具有迭代速度快、项目运维要求高、资源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投资才能出成效。近年来,亚普平均每年软件投入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2022年超过3000万元,连续3年在本级营业收入比例中保持高位。姜林表示,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加速到来,公司将积极拥抱行业变化,坚持战略引领,加大科创投入,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转型,布局新领域、领跑新赛道。

下一步,亚普股份将继续加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力度,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一方面将推广成熟自动化项目在全集团的应用,提升自动化率;另一方面将加强视觉检测、自动化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将继续加强工业设备的联网率,加强5G、AR、VR技术的应用以及构建完整数字化信息安全体系。

江苏经济报记者 沈玉青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