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夏至未至,已有人重度中暑,专家:高温高湿更易中暑-全球简讯

2023-05-30 02:02:18 来源:扬眼

评论

小满二候靡草死,虽未至盛夏,但阳气日盛,平时喜阴的植物则无法耐受而开始枯萎。同样对于人类来说,进入小满节气之后,需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谨防中暑了。这不,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已经收治了今年第一例重度中暑患者。

常州首例户外劳动致重度中暑

5月28日,阳光明媚,但体感闷热。下午3点左右,安徽来常务工,今年56岁的陈先生突然晕倒在地,一旁的工友上前查看的时候,发现陈先生已经昏迷不醒,全身皮肤发烫,连忙呼喊120将其送至常州四院急诊抢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患者刚到医院的时候,体温竟然高达41.6℃,他的血压只有75/34mmHg,血氧饱和度也只有88%,处于休克状态,就怀疑他是重度中暑,就给他进行物理降温。”四院急诊科副主任巢益群介绍说,“我们在问病史的时候,得知陈先生是户外工作者。陈先生在昏迷前,已经在烈日下工作将近3小时。”

最终,陈先生被诊断为“热射病、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而收住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目前患者仍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比往年,今年出现中暑患者明显早,这主要是跟当天气温不仅是高温同时湿度也大,我们的机体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样的气温。”四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淑华介绍说,“高温高湿的环境、户外重体力劳动、不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很容易发生中暑。”

医生:高温高湿易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或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劳动或者运动,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或日晒下,出现头昏、耳鸣、胸闷、出汗、口渴、恶心等症状,此时只要将患者移至阴凉环境下,经过充分休息,适量补充水分,症状很快就会改善。

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体温可高于 38.5 ℃,甚至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早期症状。如果能及时对症处理的话,患者也能很快好转。

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可高达 40 ℃,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全身代谢紊乱,产生低血钠、低血氯等电解质紊乱。

人体可以通过扩张皮肤血管和出汗蒸发散热来保持正常体温,但是高温、高湿度、强热辐射天气容易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则可能引起中暑。

陈淑华提醒,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其他如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另外,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

救治:“一搬、二降温、三补水、四转运”

一旦身边有人发生中暑,怎么办?

1.搬移至阴凉处: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甚至脱去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电扇吹风,加速散热。尽可能地用毛巾裹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这里提醒一下,家里或者单位冰箱里可以冷藏一些矿泉水、冷冻一些冰块备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就要停止冷敷等强而快的降温措施。

3.补水:对于神志清醒、精神、体力状况尚可的情况,可给一些冰凉的饮料,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若患者精神状态差,在补充水分时,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可能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补充电解质;对于昏迷患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发生误吸。

4.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应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避免患者步行,若转送过程中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预防:及时补水很重要

桑拿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1.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在高温天气里,人体水分丢失速度加快,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建议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ml),饮水应少量多次。需要注意的是,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应注意补充,运动饮料和水果都可以。

2.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避免露天作业。避免超时间太阳直射,上午10点至下午14点,避免外出,如果要外出时应穿着浅色系的宽松衣服,并戴上遮阳帽或遮阳伞以阻挡日光直射。

3.关注老弱病残者,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中暑,但有些人群在高温天气里更易发生危险,应当给予格外关注,如婴幼儿及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等,此外,原来慢性疾病的中老人,特别是心脏病、高血压等容易受到高温影响,也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通讯员 杜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毕俊星

校对 盛媛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9 联系QQ:5 0 8 0 6 3 3 5 9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cn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